互聯網 俠名 汽車改裝技術 2014-01-15
這不得不說是采用渦輪增壓(Turbo Charger)起到的作用,這也是很多自然進氣式的車主改裝渦輪增壓器的原因。特別是消費稅的征收、油價的不斷上漲,渦輪增壓轎車受到越來越多車主的青睞,汽車廠商也紛紛開始推出小排量、高功率的渦輪增壓轎車。 一些已經購買了自然進氣式轎車的車主,把瞄頭紛紛指向了“渦輪增壓改裝”。雖然改裝渦輪增壓器要花費不少,但總比換車來提高車輛性能實惠得多。前面的文章,已經對渦輪增壓系統(tǒng)的相關基礎知識作了介紹,這里就不再累贅,下面就渦輪增壓在改裝上的相關問題作些介紹。 增強發(fā)動機動力的方法有許多種,但以相等功率來說,以純NA(自然吸氣)改裝的花費絕對是使用增壓系統(tǒng)的兩倍,而且功率越大低速扭矩必定流失越多,轉速也必定要向上拉高。此外,NA可達到的極限值也無法提高到Turbo(渦輪增壓)那么高,所以增壓系統(tǒng)可說是最佳功率提升方案。 那么,車主應該怎樣選擇適合自己車型的渦輪增壓器呢?筆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臺灣改裝專家、Evil品牌總監(jiān)謝宗桓先生。由于時下市售車為了顧及運轉精度、油耗、耐用性等多方面考量,在渦輪容量、增壓值或者A/R值(A是Aera“區(qū)域”的簡寫,指的是渦輪排氣側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面積,R值是Radius“半徑”的縮寫,指的是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面積的中心點到渦輪本體中心點的距離,兩者的比例就是A/R值。)方面通常都會采用較保守的設定,所以就改裝的觀點來看,原廠Turbo(渦輪增壓器)當然還其有再升級的空間。而在進行Turbo加裝或升級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感到困惑,到底是要選擇能夠發(fā)揮大功率的Turbo,還是要選擇擅長反應低轉速就能發(fā)揮的扭力型Turbo呢? 謝宗桓先生說,事實上,內部容量大小,不過是配合各式渦輪有所不同的特性來設計的,而發(fā)動機當然也有自己的特性,單凸和雙凸就各有長處。選擇渦輪時也要考量其發(fā)動機的設計,此外排氣量也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大排量的發(fā)動機上裝置扭力型的小容量渦輪,雖然它有低轉反應佳的優(yōu)點,Turbo非?炀统霈F效果,但容量也很快就塞滿了,轉眼間轉速已達到最高點了,壓力亦很難增加上去,因此到了排廢氣能量較大的高轉區(qū)域,增壓已經達到極限,無法進一步增加發(fā)動機空氣進氣量,這時要它再將功率隨發(fā)動機轉速向上提升實在非常勉強。當然也無法期待能夠輸出高功率,這便是小型渦輪的不利點。 相反地,若是想讓渦輪到高轉速產生大功率才開始發(fā)揮作用,則加大渦輪本體的體積是提升增壓風量最快的方法。不過,渦輪的容量越大,雖能夠將越多的空氣送入汽缸內,但是驅動渦輪所需的動力也必須相對增大。也就是說,要驅動容量越大的渦輪并使其完全發(fā)揮增壓效果,發(fā)動機本身也就必須具有越大的排量。而如果在小排量的車上使用大型渦輪的話,在發(fā)動機排放廢氣量較小時的低轉速區(qū)域,渦輪本身的旋轉速率相對地無法提高,增壓值亦很難提升上去。所以只要葉片的轉速降下去,便很難快速再加速上來,這也就形成渦輪最嚴重的缺點Turbo Leg(渦輪遲滯)。 所以如果是發(fā)動機在同樣增壓值的情況下,分別使用一大一小不同容量的渦輪時,就動力輸出來看,使用大渦輪的發(fā)動機,在功率方面比較有利,但是在增壓反應以及整體運轉特性這邊,大渦輪發(fā)動機必然無法和小渦輪發(fā)動機相抗衡。所以如果能同時擁有功率大,反應快是許多性能狂的夢想。因此,便有廠家推出采用進氣側大配合排氣側小的Hybrid混種型Turbine,十分受到歡迎。其優(yōu)點在于具有反應極快,高轉功率輸出良好,可兼顧全轉速域的表現。以HKS 2530為例,其便是由A/R80的驅動輪再組合A/R60的壓縮輪。不過,這種搭配如果太過極端的話,很容易發(fā)生排氣壓力過大,甚至是熔毀葉片的情形。解決的方法除了使用運作靈敏的排氣泄壓閥、大口徑FrontPipe之外,最徹底的還是運用高強度的鈦合金排氣葉片,當然,其輕量化的特質順道對Turbine反應的增進也有不小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