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汽車改裝是文化,也是一股不可逆轉的社會發(fā)展潮流,隨著汽車以爆發(fā)式的發(fā)展進入家庭后,改裝自然而然地會成為許多車主們會考慮的用車消費項目了。首先談論的問題是理性改裝觀念。許多讀者會認為改裝需要的是大量的金錢作支撐,或者需要高深的技術作為支撐,但實際上,汽車改裝市場在國外已經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fā)展,許多產品已經非常成熟,而且許多改裝部件的廠商均為原裝零部件的生產商,所以在質量方面擔心已經是多余的,關鍵問題不在質量上,而是在于能否滿足自己的使用要求而已。 相關閱讀: 改裝是需要講求步驟的,不是說今天攢夠了多少萬就一次性將全部的改裝部件都安裝在車上,這個是非常盲目而且非常危險的改裝手法。 首先,購買新車后,并不建議車主們第一時間就去改動,無論你手上這臺是你的第一輛車也好或者更新換代也好,新的駕駛環(huán)境和車輛特性都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這個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消費觀念,每臺車都象人一樣,雖然大工業(yè)生產下它們同型下每個個體的差異很少,但出現這個差別的最終原因在于駕駛者本身,舉個例子,某人說某車的某款引擎的反應很好,而駕駛相同車型的某某人卻會說這臺引擎很膩,轉速上升的很慢之類,但其實歸咎原因,這是兩個在使用時完全不同的駕駛風格造成的,前者在磨合期便去跑了趟長途高速,將引擎維持在4000轉以下120公里以內進行高速磨合,而且日后駕駛也能經常保持著這個轉速范圍進行駕駛,所以他的引擎響應性較高,也就是俗稱的爽快了;而后者,因為錯誤的磨合觀念,新車時便只敢將車子游走于80公里以下的市區(qū)路面,轉速也不過兩千多轉附近,平時行車也每刻都在算計著耗油量,那么他得出的結論必然就是這臺車的引擎很膩而且更耗油。 通過這個例子,其實是說明了改裝這門學問是根據個人的駕駛風格和所駕駛的車型的特性而做出的選擇型升級,所以改裝前,首先要做的不是要計算自己有多少資金,而是要先了解自己和了解自己座駕的特性,這個是改裝前的第一步。 那么要先了解什么項目才算了解自己和車呢?這種了解是從買車開始就要開始鋪排的,例如買車的目的什么?上下班代步還是節(jié)假日外出?手動還是自動,手動的傳動直接,動力充沛,不過駕駛時要經常思考和判斷,自動檔省心,但使用成本高,動力輸出相比手動檔要偏弱,半自動兼具兩者優(yōu)點,但成本高,車型選擇少。等等的,直到提車后,最好還是先在原裝狀態(tài)下進行磨合和適應新車特性,例如輪胎的特性(原配輪胎一般都因為要控制成本而忽略抓地性能,而且奉勸各位不要太聽信廣告,那些號稱環(huán)保和低磨損的輪胎都不會有令人滿意的抓地性能)、制動系統(tǒng)的能力(建議所有車主,能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自己進行一下100公里至0的緊急制動測試,條件許可的話,最好能將平時常用的速度下的制動效能都測試一次)、引擎的輸出特性(細心觀察從怠速到3000轉,從3000轉至6000轉,從6000轉至斷油幾段轉速下的引擎特性),如果有經驗的車主,最好再留意一下座駕的車架剛性、懸掛反應等項目。 這些項目,其實無論是不想改裝的普通車主或者準備進入改裝世界的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開著一臺自己不了解特性的車輛行走在路面上等同于掛著一個定時炸彈在身上,經常接觸到許多或大或少的事故,當中占絕大部分的肇事者是不了解自己握著的這個方向盤的,汽車銷售井噴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汽車文化的滯后和對汽車這種高科技產物的了解。 了解完自己,了解完愛車的性能特性之后,便可以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性能升級了。從步驟上,一般建議遵循這么一條鏈條進行升級:底盤強化、行走系統(tǒng)升級、懸掛系統(tǒng)升級、進排氣、點火、冷卻、電子監(jiān)控、制動、外觀、動力深入強化等等。
|
|
|